跳到主要內容

德國總理朔爾茨11月初將訪問中國? 德中關係將如何發展

在美國的對中政策漸趨明朗之際,德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德國是中國在國際上除了美國之外最重要的外交關係,甚至要強過日本和俄國,當然這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非常確定日本是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中國和日本的關係表面上有兩國之間的自主性,但本質上是取決於中美關係,而俄羅斯對中國固然重要,但中國也知道俄羅斯沒有太多的選擇, 俄羅斯必須是靠攏中國的,在處理各種國際關係問題上,中俄有著共同的敵人美國。 所以,處理好德國的關係就是中國非常關注的了,況且,德國還是整個歐盟的領頭羊。

習近平在他的思考下,他是比較不相信虛擬經濟和平台經濟的,更關注的是實體經濟,高端製造業,而在這方面,德國無疑是世界的 龍頭。 在中國看來,歐盟也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極,俄羅斯本來在經濟和科技上就沒有什麼可依賴的,勉強撐在一極上的就是他的軍工業和軍事強國的地位,所以,和德國為首的歐盟這一極加強合作,改善關係,甚至結成一定程度的盟友關係,是中共非常希望的。 所以,從多個層面來看,和德國的關係的改善是中共現在非常迫切的意願。

而在德國方面,德國不希望和美國採取一致的對中立場是非常確定的,一是中國有德國的經濟利益,龐大的經濟利益,迄今為止,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21年,兩國外貿總量達到約2450億歐元, 這相當於德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10%。 大約有5000家德國公司在中國有業務。 第二,在戰略上,德國和中國有完全相同的思考,就是歐盟和中國這兩極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合作來抗衡美國。 所以,德國和中國彼此靠近,尋找一些合作契機是非常正常的,這樣的分析角度,同樣適合法國,只是法國比德國的底線更低,利益的考量更加多一些。 但對於德國來講,畢竟是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民主國家,政黨必須還是要表現出自己民眾可以接受的標準,這個也就是德國的底線了。 德國目前是由三個政黨聯合執政,包括綠黨,自民黨和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均要求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但主要的執政黨社民黨不願意和美國一樣,同中國展開冷戰。

據德新社報道,社民黨籍總理朔爾茨本月11日在柏林表示,“與中國脫鉤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需要的是充滿智慧的政治與經濟的多樣化。 他說,“我想強調,我們會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 “ 中國對朔爾茨反對經濟與中國脫鉤的聲明表示歡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2日表示,中國支援全球化和抵制脫鉤。 這種呼應,在我們看來是非常荒謬的。 首先,美國從川普開始,就不是主張和中國進行徹底的脫鉤,美國要解決的就是不公平的貿易和要求中國尊重世界秩序和規則,這實際上也是有利於德國和歐盟的,只不過,歐盟打的算盤是可以趁著中國受到美國打壓,來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如果同時美國從和中國的博弈中獲得中國的讓步,歐盟也是不會缺席的,絕對要求中國比照辦理,也就是美國種樹歐盟乘涼。 現在德國想要幹的是一樣的邏輯; 其次,中國強調不要脫鉤要全球化,當然中國是從中受益的,只是中國口中的全球化不是一個大家公平環境和條件下的全球化,在中國這一邊,經濟保護主義是堅定地阻擋全球化的進入,包括行政阻絕,關稅和非關稅的阻擋,包括出口補貼,非市場經濟的作為,各種形式的技術竊取等等,所以,如果中國不想要脫鉤, 想繼續在全球化的規則下進行經貿活動,那麼中國就應該遵守規則,做不到這一點,再如何的叫嚷全球化都是沒有用的,其它國家可以接受你早期的不遵守規則,但這個遊戲玩到今天,已經是沒有辦法再接受這樣一個以自己的規則參與遊戲的玩家了。

對於德中關係的發展,美國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就像我們不認為美國應該擔心中國的一帶一路一樣,因為那註定是不可能成得了氣候的。 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中國的經濟已經呈現下降的趨勢,發展動力不足,消費開始疲軟,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就是中國的市場,而中國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市場和它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相關聯,而這個經濟高速發展是國外的投資,國外的市場開放所造就的,現在這些都開始發生了改變,產業鏈毫無疑問地外移,市場開始關閉,光是靠德國的投資根本不可能拉動中國的經濟。 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歐洲1/3的中國投資來自德國公司。 梅賽德斯奔馳發言人托比亞斯賈斯特表示:“將中國和歐洲完全分割開來是不可能的。 “這家德國汽車生產商在中國的汽車銷量是在美國的三倍左右,其兩個最大股東均是來自中國的企業。 中國在過去的二三十年,的確有強勁的消費,包括房地產,無論是銷售數量還是房價升值的速度都遠超美國,要理解,中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社會,這在各方面的成長數據來看,必然是耀眼的,但在這些年的發展過後,房屋銷售已經出現疲態,汽車等其它的高端商品的消費也必然會隨著經濟的滑坡而下降,現在重倉中國的市場已經是颱風尾了, 而一旦德國企業的業績不再亮眼,中國在德國人心中的地位也就隨之下降; 德國外貿專家特萊爾指出,德中經貿關係目前也面臨問題,“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陷入停滯,令人擔憂”。 中國經濟放緩讓依賴於出口的德國工業界更加憂慮,尤其是在機械、機動車和機動車零部件領域。 在德國,越來越多聲音開始針對過於依賴中國的風險提出警告和批評。 這一點在今年尤甚。 多年來,德國經濟非常依賴於俄羅斯的能源供應,這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被證明是德國的軟肋和失策。

第二,德國的如意算盤是,美國離開中國的市場,德國乘低吸納,可以借勢和中國談判一些好的條件,而中國也的確需要來自德國的資金和技術,但兩者之間的一個重要矛盾是無法解決的,中國已經非常固化的要求市場換技術,即便在雙方談判中有一定的約束,中國方面是不可能真正遵守的,因為提升中國自己的高端製造技術是他們最為迫切的需求, 在美國和其它國家身上實施的各種形式的技術竊取是不可能停止的,德國人自以為是的認為他們可以防止中國的這種行為,最後會發現他們也是一樣做不到的。 第三,中國希望獲得的除了德國的技術和投資,更希望的是整個歐盟的市場和政治支援,而現在的歐盟是不可能在實質上做到這一點的,德法可以在很多立場上支持中國,但國內還有不同光譜的執政黨,而整個歐盟更是不可能取得統一,東歐國家和北歐國家都是親美反中的,歐盟的重大議題都是一票否決制,德法完全沒有辦法掌控歐盟的立場, 美國在這當中也是有非常多的角色的,如果,之後烏克蘭加入歐盟,雖然烏克蘭之前與中國關係一直不錯,但是它現在可是欠著美國和英國天大的人情呢,所以,在中國不能通過德國獲得更大的歐盟市場,不能在政治上獲得歐盟的支持,那麼,德國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也隨之下降; 第四,德國的製造業優勢,隨著工業4.0和5.0的發展,就是AI機器人的製造工藝的成熟,傳統的工藝技術將會被逐步取代,或者說工業製造的進步也不可避免地將融入AI的成分, 不管是技術工人的水準和數量,都會用為AI的運用而降低要求,德國在AI 的部分是相對欠缺的,兩者結合的最好的是日本不是德國,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德國的高端製造業的龍頭地位也將被日本所取代,而美國也將成為不輸德國的一個高端製造業大國,美國之前因為人工成本、工會等負面因素導致的製造業外流也會逐步回歸,德國製造業的優勢相對下降,在這一方面對中國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 這是我們比較不看好德中關係未來發展的幾個層面,也是我們認為美國不需要太過關注和擔心德中關係的原因。

當然,目前德國主要的執政黨社民黨還是比較偏向和中國加強合作的關係,也是許多德國企業的願望,由綠黨領導的德國聯邦經濟部要求減少對華依賴的動議遭到經濟界反對。 經濟界捍衛他們在中國的投資,並建議不要切斷與中國的聯繫。 政府新政策因此暫時被擱置。 德國經濟部的計畫是收緊政府對在海外投資的德國公司的擔保規則。 當經濟部與德國公司就此舉行會談時,經濟界一片嘩然,紛紛反對。 據說,化工巨頭巴斯夫,工業集團西門子和德意志銀行的首席執行官都出席了會議。 他們沒有向路透社發表評論。 中型企業聯合會主席Markus Jaeger表示,“如果取消國家出口促進,我估計,我們50-70%的成員可能不再有進入市場的勇氣。 “該聯合會代表超過90萬家中小企業的利益。 Jaeger認為,“按照經濟部的意願或試圖來中斷德國經濟在中國的業務,是錯誤的做法。 “ 多份媒體報道說,朔爾茨將於11月4日訪問中國。 《法蘭克福彙報》表示,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朔爾茨計畫11月初訪問中國的消息已在流傳。 他將是新冠疫情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七國集團國家領導人,而且會攜德國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 朔爾茨訪華將不僅是對歐洲發出信號,也是對要求對華強硬的聯盟夥伴綠黨發出一個敦促信號,敦促綠黨不要對中國持過份批評態度。 這是現在德國的主要傾向,但對整個世界格局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德國可能只不過像這次俄烏戰爭一樣,再一次自己品嘗一個惡果而已。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