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民黨越弱小,台灣就越有力,台灣如何面對民進黨將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


四大公投結束了,毫無疑問的,國民黨全綫潰敗,而這幾天政論節目和媒體還在就國民黨的慘敗進行討論,從國民黨的戰略到戰術,從主席的領導力到黨内的團結,國民黨自己也是在做一些似是而非的檢討,從朱立倫的公投已死,到趙少康的“民進黨有什麽好得意的”的驚天一問,我們的觀點是,國民黨他們自己關起門來,在他們的同溫層願意怎麽玩就隨他們去,但媒體根本就不需要再去討論這次公投國民黨爲什麽失敗了,很簡單一個道理,就是國民黨推動的公投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正義的戰爭,其戰略和戰術是對是錯根本就不重要。討論國民黨應該如何制定戰略或戰術,難道是要用一個對的戰略和戰術來贏得一次錯誤的戰爭嗎?

公投是對國家政策的決定,是政府治理國家的方針的決定,而當人民通過投票選擇了一個執政團隊,實際上就是已經賦予了執政團隊一個對政策的決定權,任何的政策都可能會有在不同方面的影響,一些可能是負面的,所以,執政團隊就是要負起責任做出選擇,就像之前藍營在拼命打陳時中的3+11破口,一樣也是一種選擇,最極端的方法可能是完全閉關鎖國,你也許才有可能完全杜絕病毒的傳入,但國家的經濟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民衆的生活又如何安排,適當調節機組人員的自由時間來為機組人員減負減壓,更好地保證飛行的安全,還是嚴格限制,推升機組人員的壓力?在疫情沒有爆發之前,我們相信沒有人會選擇後者。這就是説明一個道理,國家的治理,企業的管理,到家庭生活的安排,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做出選擇。如果人民已經選擇了一個執政團隊,就不應該隨隨便便地啓動公投來對國家政策進行投票,用公投來推翻由更多的民衆授權的執政團隊所做的政策決定,這不僅是對國家資源的一個浪費,也是引起更多社會紛亂的根源。因此,公投沒有出來投票的民衆有相當一部分應該被視爲默認他們之前的選擇,他們已經選擇了一個執政團隊,就應該由這個執政團隊來為他們做出選擇,而不是讓他們對某一個政策再做一個選擇。我們的觀點是,公投應該提高它的門檻,尤其是在一個社會的民主程度提高和比較成熟之後,也許在一個社會充分民主化的過程中,公投可能是一個民衆對獨裁政權抗爭的一個工具,但在民主化成熟之後,輕易地使用公投就反而是破壞民主機制的一個因素。我們認爲,公投成案的門檻要提高,通過的門檻也需要提高,提高到多少,大家可以討論,但一個基本的考量就應該是通過的門檻要超過總統當選的投票數,同樣的,罷免案也應該是如此。這是最基本的,同時,罷免案要能夠成案,還需要符合幾個硬指標,比如,有沒有明顯違反當選人自己競選時的承諾,有沒有任何欺騙的行爲,有沒有明顯的不符合職位操守的行爲,等等。當然,台灣的民主還在不斷地進步,民衆的民主意識也還在提高中,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最重要的是民主的精神和素養,不是民主的制度和形式,這也就帶出了是我們下面要講的一個主題,就是在台灣,我們需要扶植像國民黨這樣的在野黨嗎?對於台灣的一些中間選民,還有媒體,甚至於一些綠營的朋友,都會有一個觀點,就是台灣的民主發展需要有一個或多個强大的在野黨,需要實現政黨輪替。我們認爲首先在野黨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它是否强大是在於它的價值,它是否代表了足夠的民意,我們不能因爲我們需要一個强大的在野黨,需要這種民主的形式去支持它,這反而是破壞了民主的精神。尤其是在台灣現在面臨中共并吞的外部威脅的情況下,尤其是台灣現在這個最大在野黨是國民黨這樣的一個政黨。國民黨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和中共一樣的,威權思想根深蒂固的一個政黨,在他們的DNA裏就是獨裁的和反民主的,在政黨輪替之後,那些深藍的政治人物和民衆是如喪考妣,就像清朝終結時的那些遺老遺少,他們不忿,他們不甘,甚至于有人喊出寧願被中共統治也不願意讓民進黨執政。不管國民黨是在在野還是執政,他們始終抱持的還是一個中國的大一統思想,而在現在中國和台灣兩種截然不同的體制下,在兩個國家體量相差巨大的情況下,和中國的擴大交流,奉行密切接觸的親中政策,對台灣而言就是相當危險的。我們在之前多個視頻中都有聊過,中共不可能武力進犯台灣,台灣最危險的就是内部被滲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麽可以為了民主的一個形式,去給國民黨輸送營養呢?對於國民黨這樣的一個政黨,就需要一棍子打翻在地,絕不能讓它重新執政,包括在立法院,也一定要去限縮國民黨的數量,甚至於地方首長的部分也應該逐步的驅逐國民黨人。國民黨内自然也是有許多具有本土意識的政治人物,但問題是任何國民黨内部的政治人物,不管他原本自己有沒有民主的理念,有沒有本土意識,只要是在這個黨的框架中運作,他就會被影響,就會被綁架,最終也就是同流合污,不然就會離開國民黨。與其寄希望於改造國民黨,還不如讓它消亡。台灣的民主如果不是像美國一樣的兩黨政治,也可以走類似日本的道路,只要台灣人民具有民主的精神和意識,執政黨還是一樣會被監督,有獨立的輿論和司法就可以保障民主不被侵蝕。本來在野黨的功能也主要就是兩個,一個是對執政黨的監督,站在人民和國家利益的立場來監督執政黨,第二個就是政黨輪替,通過民主選舉讓有更好的執政理念的政黨來治理國家,同時給與執政黨一個壓力。但對於國民黨,這兩個功能都是沒有的,反而是起著相反的作用。第一,我們看這幾年國民黨在野的表現,他們完全沒有真正站在國家利益和民衆福祉的角度來監督執政黨,只是站在自己政黨的利益來拖執政黨的後腿,傷害國家和民衆的利益,在防疫時的表現是這樣,四大公投也是如此,日本和美國與台灣的關係是如此的重要,我們看國民黨對日本和美國捐贈台灣疫苗的那些不當的言論,看看美國政治人物訪問台灣時國民黨人的那些酸言酸語,費鴻泰甚至直接稱呼美國政治人物來台是惡客;而國民黨人在對待中國的態度卻是卑躬屈膝,被罵了也不敢還嘴。三接的公投,明明是國民黨執政時的案子,民進黨做了更有利於藻礁保護的調整,國民黨還要跳出來反對,這是在野黨監督執政黨還是爲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傷害國家?核四重啓完全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也要去推動,就是要搞亂台灣,萊豬進口的問題,無論是對國際標準的尊重,還是遵守國際貿易準則,又或是維護臺美關係,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國民黨執政時開放了萊牛的進口,他們不會不知道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在明顯不會對台灣食安有任何問題的前提下,去還是要拼命反對萊豬進口,在立法院閙,在外國貴賓面前閙,還要推動公投來閙,這樣一個在野黨我們需要嗎?它是在為了民衆的利益做監督執政黨的事嗎?還是在拖累政府做正確的事?對陳柏惟的罷免案,是在消耗社會資源,製造社會對立,現在徵召的顏寬恆是比陳柏惟更合適的人選嗎?樁樁件件,國民黨哪一件事情是爲了國家的利益行使在野黨的權利,哪一件事是爲了台灣民衆的利益?這樣的一個在野黨,我們有什麽理由要去支持它,有什麽理由要爲了兩黨政治的這樣一個民主的形式去平衡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支持度?現在,台灣民衆應該清楚地認知到,國民黨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而是一個台灣社會的負面因子,這個因子越弱,台灣就越有力。

台灣不必追求美國兩黨政治的民主形式,完全是可以走出一個自己的民主形式,只要民主的精神在,只要民主的素養不斷提高,任何的民主的形式,我們都是可以接受的。在台灣現在的政治環境下,民進黨很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這就要求民進黨除了接受民衆和輿論的監督之外,要能夠自我約束,在蔡英文剩下的任期裏,也要制定更嚴格的黨内制度,梳理和清除黨内的雜草,民進黨的前一代人幫助推動了台灣的民主進程,這一代的政治人物能否守得住民主的制度和繼續推進民主的發展,就是考驗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民主素養和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了。台灣的民衆也應該監督和幫助民進黨實現民主的進步。民進黨也應該在執政的過程中也要處理好派系之間的關係,逐漸革除酬佣的政治弊端,延攬非民進黨的才俊進入政府擔當重要的職位。我們認爲民衆和輿論的監督也許要比不合格的在野黨更有效果,督促民進黨走在民主進步的道路上,也應該比支持國民黨來平衡民進黨更為實際一點,也更有利於台灣社會。一個美國和日本這樣的民主國家支持的政黨,無論如何也比一個中共獨裁政權滲透和影響的政黨來得可靠,對台灣來講也會更安全。

總結來說,國民黨在台灣的存在,即使只是一個在野黨,它也會對台灣社會起到負面的作用,也是一個中共滲透台灣的破口,也會影響到台灣和西方主要民主國家提升友好關係,台灣不需要一個將自己政黨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在野黨,國民黨在台灣越弱小,台灣就越有力。
相關視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