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1月1日發表聲明,稱中國已正式提交了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申請。在美中兩國競爭日漸激烈的背景下,北京此舉意在“增強中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而事實上,國際上關於數字經濟治理的規則目前已經有了兩種不同的治理模式:美國倡導的數據充分自由流動、反對伺服器和數據本土化,以效率為主要考量;歐盟的注重隱私、智財權和消費者保護,公平治理為主要原則。歐美這兩種模式對締造國際間數字經濟規則體系的影響力比較強。歐盟和美國在現有的國際多邊經貿體系中,利用其優勢地位,將他們各自的數字經濟的理念在一些相關的貿易協定中體現出來,正在形成對國際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的支配地位。 例如,《歐盟與日本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美國-新加坡協定》、《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中都添加了關於數字經濟與電子商務的內容。除了在貿易協定中涵蓋的有關數字經濟的部分,美國也已經與日本簽署了單獨的“數字貿易協定”。而在拜登上臺後,拜登政府也開始在醖釀“印太數字貿易協議”,今年7月12日美國彭博新聞社獨家報導說,拜登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涵蓋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以尋求遏制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方法。這項擬議中協議可能包括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圍繞著數字經濟這個領域,世界各國都在做各種的組合和結盟,希望在這個世紀的後面的幾十年能在數字領域獲得主導權。
現在中國選擇申請加入DEPA,顯然的,中國自己認爲沒有能力重新創立一個平臺或聯盟,這也顯示了中國完全沒有這樣的自信可以吸引到其它有分量的國家來響應。我們認爲中國現在申請加入DEPA事實上沒有什麽意義,因爲目前DEPA的成員國並不是在數字經濟領域占比重要的國家,中國的目標是希望,一是嘗試在加入後爭取這個組織的主導權,取得主要的影響力,等於是借殼上市;二是等待看是否有可能與美國倡議的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合并,或者是說被并購。因爲美國的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針對的是中國,所以,一旦美國的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成型,中國幾乎就是不可能進入這樣的一個組織,而是會被排除在外。這就像之前的TPP,成立的目的就是設立一個比較高的門檻限制中國的進入。現在,中國也已經申請加入CPTPP,儘管明顯地有很多領域,中國是無法符合CPTPP的要求的,但中國還是希望像當初加入WTO一樣,先混進去再說。
但我們認爲中國這樣的謀劃很可能是實現不了的,因爲,DEPA很可能不會存在太久,而美國倡導的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會以美國和日本的數字貿易協議為藍本來指定規則和標準,(這個相關内容我們在7月12日的視頻“白宫酝酿推出数字贸易协议 以抗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中做了分析)中國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標準和要求的,這是和中國現在自己的數字經濟的政策完全違背的,也是中共爲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必須堅守的;而美國倡導的這個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也不可能簡單地把DEPA合并進來,吸收全部的DEPA的成員,更不可能在DEPA的基礎上建立這個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我們知道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全球第一個關於數字經濟的重要規則安排,這個協定不同於傳統的將數字經濟規則納入既有的貿易協定的方式,而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單純關於數字經濟的協定。 創始國是紐西蘭、新加坡和智利,DEPA包括16個模組,注重中小企業的發展合作,以及在數據傳輸、電子商務、隱私保護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同時也討論一些不具約束力的原則和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的平台,而並非是一個正式的,或者說嚴格意義上的貿易協定。作為模組式的協定,DEPA實質上是一個非約束性承諾,允許加入協定的國家根據自身情況只加入其中的特定模組並履行該模組要求的義務。而美國擬議中的這個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數字貿易協議,會試圖在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來制定規則,也包括數字經濟的貿易規則,它與DEPA現有的規則可能會有衝突,當然也會有一些藉鑒。而美國既然是希望通過這個數字經濟的協議來對抗中國,那麽它也就不可能將中國納入進來,在規則制定上就會定出一個中國不可能邁過去門檻。所以,最終中國還是會被孤懸在外。我們在7月13日的一個視頻中分析了美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策略和思考,美國致力於推動推动第三次数字革命的浪潮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囘過去看一下。
那麽,美國如果站出來創建這樣一個印太的數字經濟貿易協議會不會獲得響應呢,我們認爲這應該不是問題,拜登政府醞釀中的亞太數字貿易協議,考慮包括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度、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當然,我們認爲也絕對會邀請台灣的加入。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數字技術和貿易的先驅, 這些印太區域的國家一定對此熱情很高,都會希望擴大與美國這個富裕大市場的數字貿易。而且我們看這些國家基本上不是五眼聯盟的,就是CPTPP或QUAD的成員國家,美國的這個倡議原則上一定會成型。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就是中國還成爲不了一個制定規則或行業標準的國家,甚至於只能選擇加入紐西蘭、新加坡和智利成立的組織。而美國卻縂能夠自己創立各種組織並吸引到大部分相關的國家來加入,從而制定國際的標準和規則,中國要取代美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一個是制定規則的,一個是被要求遵循規則的,一個是下單的,一個是接單的。中國現在的孤立局面也完全是中國政府自己過於迫切地挑戰美國的結果,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中國希望進一步獲得世界的話語權是無可厚非的,關鍵的問題是你如果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過度自信,對自己的真實實力沒有一個明確判斷,就會落到現在這樣一個境地,拜登政府雖然還沒有正式公佈它的印太戰略,但就如我們前幾天的一個視頻節目(拜登的“印太戰略”會有新的佈局嗎)中分析的,基本上就會是沿襲川普時期的路綫,印太數字經濟協議也是整個印太戰略的一部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