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在美國時間下星期一11月15日晚上舉行視頻會議。白宮發言人11月11日針對這次峰會表示,這次峰會是美國為負責任地管控美中之間的“密集競爭”而展開“密集外交”的延續,更多的是為更有效地為與中國競爭設置規範,而不是尋求達成重大成果。白宮還表示,在令美國關切的領域,拜登總統在對話中不會有所保留。這個應該是回應外界對拜登對華態度的疑慮來講的,在疫情溯源和關稅兩個主要的領域,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就是在奉行他的不衝突政策,這兩個問題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都有過詳細的論述。所以,在中國剛剛結束他們的六中全會後的這個美中峰會,就會引起一些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疑慮。但我們還是認爲白宮新聞秘書薩琪的發言是比較明確也是可信的,因爲美中兩國關係不是美國總統可以改變的,拜登即使有心要緩解美中之間的關係,他還是會受到國會的監督,也要考慮民意,更有明年2022年的中期選舉的壓力,尤其還有共和黨人咄咄逼人的態勢。
也是在這次峰會前夕,拜登也在週四11月10日在國會剛剛通過的《安全設備法》文本上簽了字,使之正式成為法律。這項法律的目的是防止中國華為和中興等被認定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企業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新的設備採購許可證,從而阻斷了這些企業的設備進入美國通信網絡的渠道。這項法律要求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不得繼續審批那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設備的採購申請。聯邦通訊委員會2020年制定了新規則,要求美國電信公司拆除並替換“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通信設備和服務清單”所涵蓋的公司所提供的設備。今年3月,華為和中興等五家中國企業被列入這份黑名單。但該項規則之前僅適用於使用聯邦資金購買的設備,並不限制民間資金或非聯邦政府資金購買同樣的設備,新的法案是堵住這一漏洞。美國國會眾議院在上個月以420比4的壓倒優勢通過了這項立法議案,隨後參議院在10月28日一致通過了此案。從這個案例我們也就可以看到一點,就是美國國會現在對中國的態度是空前的一致,執政團隊沒有太多的妥協空間,而在這種氛圍之下,拜登任何軟弱的舉措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督和批評。
美中兩國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出人意料的就共同對付氣候變化達成協議並發布了《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我們認爲這個所謂的宣言沒有什麽實質的意義,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文選,這個是中國方面給與拜登的一個小小的禮物,在拜登目前滿意度低下的情況下,支持了拜登一把。中國即使希望在氣候議題上積極響應美國的號召,中國也很難做到符合世界對中國的期待。畢竟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經濟的發展并沒有完成產業升級,還是處於低端製造的階段,而現在美國又在關鍵技術部分卡中國的脖子,如果中國按照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期待堅決執行它的雙減政策,中國經濟必然會更加的雪上加霜。所以,如果美國不給予中國一些技術和貿易的支持,中國不會真的做到任何的承諾。換句話說,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一定會向美國提出一定的要求,大概率拜登政府會做出一定的讓步,因爲氣候議題在拜登政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而在這個議題上要取得進展,必須要獲得中國的配合。從過往世界與中國的各種協議和約定來看,拜登不管做出什麽妥協,最終都不會真正達到他的目的,只是再一次重複中國加入WTO時的戲碼。但我們認爲拜登政府現在的處境,他還是會做出嘗試,關鍵是和中國的協議談判是否會增加監督的機制,和嚴格的審核。拜登最主要的政治生涯是國會的參議員,他現在處理和中國的關係的思路就是我們之前視頻中分析的,是用協調國會兩黨分歧的思路和策略來思考的,這是完全不合適的,在國會兩黨的協調上很多時候的卻是可以在一些議題上對抗,在一些議題上妥協和合作,同時大家可以接受一個底綫不要去突破,但在處理中國問題時,這個思路是完全不可行的。
對於中國來講,原則上也不會接受拜登政府一廂情願的所謂競爭、對抗、合作的思路,除非美國對中國有足夠的壓力,或者中國有不得不的理由,否則,中國是寧願自己也受到傷害,也不會配合美國,在美國認爲需要合作的領域與美國合作。川普時期是用關稅來施壓中國,拜登政府看來是已經放棄了這個策略,儘管拜登政府目前還沒有取消川普政府加徵的關稅,但重新開啓了豁免條款,從實質上去除了關稅對中國的壓力。拜登政府現在主要的施壓點是在台灣問題,是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的一個抓手,這個我們在之前的兩個視頻節目中有過分析。台灣問題本來是中國最在意的問題,但拜登政府在一個中國政策的前提下,極盡挑釁之能事,除了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之外,什麽都做了,這實際上是隔山打牛的操作,不與中國正面衝突,通過加强與台灣的關係來逼迫中國反應,中國當然也很清楚美國的策略,但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它就是沒有辦法置之不理。因爲美國一步一步地推進,會帶動世界其它國家的效仿。而事實也是如此,日本、澳大利亞、東歐、乃至整個歐盟,都在積極推動和台灣的關係。我們在之前的視頻中,把台灣比作風口上的豬,已經全球最熱的一個點。中國既不敢武力攻打台灣,也不敢放任世界上支持台灣的這個風潮持續發展下去,只能在這個問題上試圖去響應美國,在某些議題上采取相對和緩的態度。
所以,在現在的國際氛圍下,中國無奈只能接受拜登政府畫出的道道,就是大家去畫出一個底綫,就是所謂的管控風險,這個風險就是美中雙方保持剋制,不要產生真正的直接的衝突。布林肯前幾天也明確表示美國並不會試圖改變中國的體制,也表示要尋求共存的方式,這就是美國方面的底綫,或者說對中國的一個保證,美國在政治上不會干涉中國,也不會改變一個中國政策,同時尋求與中國的競爭,高科技圍堵中國的政策也不會改變,希望獲得中國的承諾,維持臺海的現狀。這個也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目標,也是拜登和習近平下周峰會美國方面的主要意思。而中國方面,我們認爲習近平已經準備接受這樣的一個框架了,這是在現在雙方實力對比下中國可以選擇的比較好的方案,至少對習近平來講,是政權比較安全的一個方案。但我們需要再一次重申的是,中國雖然在目前情勢之下可以接受一個風險管控的承諾,但還是不可能真正按照美國的競爭、對抗、合作的套路來走,同時一旦有機遇出現,中國隨時都可能突破美中間風險管控的默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