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英國、加拿大等歐美 32 個國家將取消給予中國的「普遍優惠制度」貿易待遇,有專家認為這是西方國家對中國不公平貿易進行的反制,但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
所謂「普惠制」待遇,是發達國家(給惠國)對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受惠國)出口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優惠制度。 自1978年「普惠制」實施以來,先後有40個國家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待遇,其中大多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在外貿增長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普惠制」不是永恆的。 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發達國家就會取消對其「普惠制」安排。 中國經濟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下,人均收入水平超過世界銀行標準中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經濟體,也就是人均GDP 4045美元,這些年已陸續有一些國家取消了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 應該說對中國的這個「普惠制」關稅待遇在早些年就應該被取消的。日本對中國的援助也是一直到2018年才宣佈結束,整整40年,而中國人民基本上是完全不知道的,中國改革開放中,日本資金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基建、環保、能源、醫療等方面。中共一直不讓人民知道,一直說是與日本合作,而不說是援助。中共後來對於日本的援助有兩種講法,一種是贖罪論,就是日本之前侵略中國的罪行的一種救贖;一種是互惠論,就是日本通過援助也獲得了自己的利益。後一種說法以中國外交部的發言為代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日本對華官方資金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首先,華春瑩應該大大方方地講援助,而不是含含糊糊地講什麽官方資金,那這個資金到底是借的,送的?在應該要表達感謝的一個場面上特別講對方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完全沒有一個大國的風範,官方公開強調援助國獲利的說法在國際外交上是少見的,或者說是絕無僅有的。至於說贖罪論,在法理上也是不通的,日本侵略中國和投降時都是中華民國,1952年,遷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跟日本政府談判,雙方簽署友好條約指出,中華民國放棄賠償請求權。 然後中日1972建交,日本法律的解釋是,既然台北政府已經放棄請求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放棄請求權,只能放棄賠償。 這是一個複雜的背景。 就是說,中方已經沒有選擇,不能再提出要求賠償。
現在我們講的這個「普惠制」待遇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這個「普惠制」不是只給與中國,但也不是國際貿易的必然要求,無論如何都是其它國家的一個善意,中國儘管自己的經濟已經大幅成長,發展程度實際遠超這些給予中國「普惠制」的國家,但中國既沒有表達感謝,也不會主動要求取消,一樣的坦然受之,當然你可以說是你自願給的,不要白不要,但在一個大國來説,在一個想要影響世界格局的大國來說,是不是就缺乏了一些格調?對於日本的援助也是一樣,2010年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爲第二大經濟體,卻還是一直等到八年以後由日本方面提出來才終止。期間,中國一方面在接受日本的援助,一方面自己還對非洲等進行援助,包括大張旗鼓的推動一帶一路。日本也好,現在的這32國也好,在外交層面也都沒有什麽不滿的表達,但相信大家對中國的言行都會有一個評判。這個就像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的交往一個道理,原先你家比較貧困,鄰居一直在幫助你,你開始富裕了,比鄰居還有錢,你還一直不聲不響地繼續接受鄰居的饋贈,然後還去別的村擺濶,別人會怎麽看你?
上面我們還是說的中國自己作爲一個世界大國的形象,而這些相關的事件本質顯示的是其它國家認爲,不僅僅是其它國家認爲,中國自己也是這麽認爲,就是中國已經是一個發達的國家,這個無論是政府、學者還是普通的中國百姓。這也意味著在國際上中國再以發展中國家自居就顯得不太正當了,大外宣的時候講厲害了我的國,爭取利益的時候講14億人口,講人均數字,偶一爲之倒沒什麽,一直這樣操弄其它國家不免會嫌棄你。在大家都已經認定你是一個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下,包括WTO在内的一些國際組織對你的要求自然也就會逐步調整,這是中國需要注意的了。
中國的情況就是非常鮮明的中等收入陷阱狀態。我們之前多個節目中談了中國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英語:Middle income trap)是指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达到了一定收入水準,而停留在該經濟水準的情况。 由于工资上涨,制造商常常发现自己无法和别国的低成本生产商相竞争,但他们仍未能处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经济体内。我們看現在的中國,是不是非常吻合這個定義?中國的經濟支柱就是出口,是投資和基建的基礎,沒有大量的出口,沒有大量的貿易順差,其它方面是不可能有發展的。現在,中國就是處在這樣一個狀態下,高端製造業還沒有起來,科技上也沒有取得領先,但生產成本卻已經隨著經濟的發展接近到了發達經濟體的水準。如果我們單純從一個個個案來看,似乎對經濟的發展都影響不是很大,但一點點積纍起來後,這種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都很大,哪一根是最後的稻草我們不知道,但已經非常危險了,已經很接近了。中國最近的一系列問題,看似并不相關,但直接或間接的都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反應。出生率降低,失業率增加,供應鏈外移,貿易戰的影響,房產泡沫的威脅,然後一根根地稻草還在往上加,32個國家取消中國貿易「普惠制」待遇也是一個,日本停止援助計劃也算是吧,高科技領域繼續被卡脖子也是,就是當你經濟發展到這個程度,許多條件都開始改變了,正確的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做法,應該是在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時,就能把自己的科技、高附加值產業提升到一定程度,將消費這部分也能夠有實質的提升,但中國顯然是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不斷飆高的房價把居民的消費能力極大地限縮了,社會保障的不完善和人口老齡化提早到來更是加劇了消費能力疲弱的情況。而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中國政府卻顯然還是沒有意識到他們應該做些什麽或者不應該做什麽,和美國硬抗,和其它國家也是,日本、澳大利亞、歐盟,有一個算一個,台灣、香港、西藏、新疆,中國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上似乎只會一招,就是走上擂臺對打。我們講外交是一個藝術,這話不是隨便講講的。好吧,外交上中國爲了凸顯自己的民族主義,鼓動民粹,你這樣做了也就做了,那你内政縂應該有一個好的規劃,運籌帷幄一下吧,沒有,我們看中國政府這段時間的操作,打擊資本,打擊數字經濟,打擊教培行業,煤炭政策、强硬推行疫情清零政策,等等。我們不能說中國政府的目標都是錯的,但幾乎所有這些行爲都是以行政手段來實施,這是回到了已經在中國驗證失敗的治理方法,這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是沒有幫助的。
總結來說,任何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原先經濟發展的條件發生了改變,是借此升華,脫胎換骨,進入真正的發達國家,還是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看這個國家有沒有提前佈局,有沒有預期到這種條件的改變做好準備。中國現在唯一的可靠的經濟支柱到今天還是出口,這是會受到越來越多挑戰的,供應鏈的外移,貿易戰的影響,其它排除中國的多邊和雙邊貿易組織,將中國視爲發達經濟體來對等談判的壓力,中國自身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大宗商品的價格壓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並在不久的將來會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的就是碳交易,以及附帶的碳關稅,今天我們講的這個「普惠制」待遇也是,所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必然需要面對的,這個不是你喊幾句口號就可以避開的,在這種局勢下,中國的出口部分會逐漸萎縮,其它的經濟發展的支柱現在看不到可以支撐中國的經濟,更不要講引領中國經濟的發展了。我們在之前的一集視頻中就判斷,中國已經一半身體進入了這個中等收入陷阱了,不過,我們講這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什麽地獄,不是什麽滅頂之災,只不過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會變得遲緩,甚至停滯,然後,需要時間一點點地來逐步恢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的一代人,二代人會比較辛苦。
相關視頻: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際上就是中國内部的一國兩制
新规定扩大技术工人比例 中國希望完成經濟轉型的目標
貿易戰的效果開始顯現,在各個領域與中國脫鈎的進行曲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