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的話題一直是不斷的熱議話題,一方面是因爲這是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比非常大的一個行業,房地產本身及帶動的基建和家居及金融行業的GDP比重占到了20%以上;二是因爲房地產居民住房是一個中國民衆的主要資產,中國居民資產中房產占了70%以上。
一般認爲,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是非常巨大,中國的居民住房縂的市值在2020年已經接近63萬億美元,明显大于美国的33.6万亿美元、日本的10.8万亿美元、英法德三国合计的31.5万亿美元。而對比這個房地產市值佔GDP的比重,中國是4.1倍,遠超美國的1.6倍和日本的2.2。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爆掉?我們認爲中國還是有機會把泡沫一點點擠掉,而避免一下子爆掉造成經濟的崩盤。這是中國政府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它必須要藉助行政的力量來消減泡沫,這是一個艱難且細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爲有這樣幾個相關的事情會發生,下面我們要聊的會涉及到這樣幾個問題,房地產泡沫,民營房地產商的歸宿,和居民住房的再分配。
中國政府現在想要解決房地產泡沫的問題,當然很直觀的要控制房地產的價格,不能像之前那樣無休止地上漲,控制上漲的價格,也就是控制炒房客的獲利預期,進而讓房地產回歸到居住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房住不炒;但政府對房價的控制還不能一擼到底,那樣,之前購買住房的民衆就不願意了,同時民衆的購房貸款所抵押的房產就浸水了。所以,政府最希望做的是讓房子的價格控制在當前的價格範圍,浮在水面上,既不下沉,也不能再把這個泡泡吹大了。政府現在是通過監管新樓盤的價格來控制房價,但同樣是住房,地理位置不同,綠地面積不同,建造質量不同,材料和結構不同,本身都會在價格上體現差異,如果政府定價一刀切,就會使得房產商更有意願建造最簡易的陽春房。但政府可能目前也是顧不了這麽多了,控制住房價的上漲是首要的任務。在控制了新樓盤的價格,政府還必須控制二手房的房價,我們之前的視頻中講過,政府一定會將二手房的交易也納入價格控制,所有的二手房交易全部通過一個政府的平臺來實現,所有二手房的價格按照某個新樓盤的價格為參照,再根據樓層,年份等其他因素適當調整,這個基本上是很容易做到的。這樣,通過行政干預,就可以把房價控制在一個範圍,當然,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比如人民幣的貶值,股票市場的泡沫等等,習近平新開的北京交易所也是一個新的蓄水池,來承接房市流出來的資金,但相比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泡沫破滅,經濟崩潰來講,是死刑改判死緩,縂留下了一綫生機,這是我們關於中國房地產的第一個判斷,就是中國政府如果控制得當,房地產的泡沫不會被一下子爆掉。通過控制價格基本能夠防止泡沫繼續擴大,但如果發生抛售潮,不能用價格控制的話,中國政府就會使出最後的絕招,禁止二手房交易,只可以買入新房,二手房不允許出售,民衆的財產就會被鎖死在房地產裏。
我們的第二個判斷是中國的大型房地產商也不會實質爆雷,中國政府會收編所有的民營房地產商。這裏有兩點需要説明,第一所有房地產商是指資產大於負債的房地產商;第二,所謂收編,不是政府援助這些企業,而是國進民退的一個模式。中國的房地產實質上就是一個金融產品,一個變現不是那麽容易的金融產品,它的價值是靠著民衆的信仰支撐的,就像17世紀的荷蘭郁金香泡沫。所有的房地產商都是通過銀行的借貸資金來發展的,房地產開發本身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技術含量,一個最簡易的房地產開發商需要的只是30%的土地款,早前連這個30%都不需要,只是需要一個大的膽子,拿地後倒押給銀行,或是發行債卷,或是招股,在房地產飛速發展的時代,這些都不難辦到,接下來的事可以全部外包,設計、建造、銷售都可以由專業的團隊來完成,而這些外包商往往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頭期款就可以了,房屋建到一半,之前甚至土地還沒有平整完就可以預售了,資金回籠,往往不是歸還貸款,而是投入下一個項目。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循環,現在一些政策比較嚴格了,純粹的空手套白狼的戲碼不太好玩了,只能是一些已經在之前積纍了大量現金的房地產企業來玩了,但即使這些企業有一定的現金,還是要依靠銀行的貸款來運作。中國的銀行都是國有的,政府現在已經完全明白這一套邏輯,也查處了很多這方面的貪腐行爲,政府會想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是既然這些房地產商都要靠國家銀行的資金,又沒有技術含量,爲什麽要讓這些私營企業賺這個EasyMoney,政府還要花錢花精力來監管,控制價格,貸款風險在國家,利益反倒是民營企業的,國家怎麽會愿意,尤其是現在就處於國進民退的大潮之下,國家想要吞掉民營房地產商是順理成章的事。而政府這方面的行動,首當其衝的就會是恆大。恆大去年總負債是1.95兆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變成2.36兆,其中,長債3986億,短債2933億,其他債務1.61兆。政府如果不出手,會擔心連環爆雷,如果出手相救,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救活,即使救活,對國家來講只是避免了一場金融危機,本身沒有給國家帶來利益。所以,政府的考慮一定是國家插手處理恆大的債務,清理完它的債務的同時,國家接受恆大的資產,恆大畢竟只是現金流出了問題,它總的資產還是大於債務。現在政府已經將所有恆大的債務糾紛和訴訟集中到廣州中院來處理,就是要通盤瞭解清理恆大的債務和資產,方便後續統一清盤接受,這和國家接受吳小暉的安邦是類似的路數。許加印比起吳小暉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了,政府要全盤接受恆大是沒有任何顧慮的。恆大之後,就是其它的民營房地產商了,畢竟在現在的房地產大環境下,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商都會有現金流的問題,政府只要對這些房地產停止輸血,要求歸還貸款,這些房地產商立馬就撐不住了,國家順勢比照恆大模式就可以接受這些民營房地產企業,如果誰還妄想抛售資產轉到海外,看看潘石屹吧,看看滴滴吧,中國的富豪們的下場基本就是這樣了,至於其他小型的民營房地產企業,或是資不抵債的,就讓它自生自滅了。之後,在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就只剩下國營房地產企業,也不需要特別去監管,通過紅頭文件就可以控制價格和市場,與其他行業,如文藝圈等一樣,回到計劃經濟的年代。
最後我們的一個判斷是個人房產的三次分配,這個我們在之前的視頻“三次分配將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來”中分析過,在共同富裕的口號下,增量的三次分配先行上路,存量的三次分配就會跟上,那就是個人資產的部分,中國民衆的資產不外乎現金存款和房地產,房地產在“房住不炒”,“居者有其屋”和“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顔”的煽情之下,任何在政府標準以上的房屋都會以各種形式被三次分配,如果你想要賣掉多餘的房產,也是可以的,但你的存款也是要被三次分配的,把現金存放家中?數字化人民幣已經在路上了。所以,中國的中上階層基本上是很難逃出被三次分配的命運,個人多餘的房產將是存量三次分配的首要目標。這個也是我們對於中國房地產相關的一個判斷。
總結一下,我們的三個判斷,中國房地產泡沫大概率不會破裂;中國民營房地產企業將被國家收編;個人房產超出個人居住標準的將會被三次分配。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