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大陸的教育行業是波濤洶湧,各種的變革一波接著一波,最要命的是許多後續的變化都還不能確定。9月1日即將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之前教培行業的新政策,學區房劃片入學等,對於有孩子的父母和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根據國務院周五晚公佈的修訂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方為實際控制人的社會組織不得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規定並指出,所有民辦學校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條例還表示,對公辦學校參與舉辦、使用國有資產或者接受政府經費補助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省級政府可以對其收費制定最高限價。此外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營利性的民辦學校。在現在的民辦學校的規模基礎上,要限縮到5%,而現狀是30%,甚至50%,可能能夠被允許留存的就是偏遠地區的那些民辦學校了。 換言之,民辦教育不論是義務教育的正常課程或是課後的補充教學都一律不能有任何的資本介入,也不能是盈利性的。這樣的一個操作實際上就是把所有的教育產業納入國家的系統。以民辦學校而言,它是相對與公立學校的一個存在,家長情願放棄免費的公費教育而付費送孩子上民辦學校,自然就是因爲家長認爲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更好,至少是比自己片區對應的公立學校要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民辦學校本身當然也會是良莠不齊的,但絕大部分還是在教學質量上更為優秀,一般都會打出,某某著名學校的退休教師,市級省級優秀教師等旗號,基本上校長也一定會請一位當地有名的公立學校的前校長來擔任。這都能為學校的聲譽來背書,民辦學校由於是經營性的,教師的薪資也比系統内的教師要高出不少,自然就可以吸引到更多優秀的教師資源。通過一段時間的拉鋸,此消彼長,公立學校的師資和生源都會受到嚴重的侵蝕,並衝垮整個體制内的教育行業,這并不是說體制内的公立學校不存在,而是變成一個補充的存在,甚至于現在那些著名的公立學校也會逐漸式微,這個其實就是市場的力量。家長不能或不願支付額外費用的,那就繼續留在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教師也多半是沒有能夠在民辦學校就職的。這個對民辦學校的打擊,受影響的目前來講,主要是中產階層的家庭,他們沒有辦法去運作最好的那些公立學校,學區房也不再有確定性,本來還有一個成本相對還能接受的民辦學校,現在也沒有了。國家的想法就是所有的孩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