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日誌 2021年7月12日


新聞日誌分爲兩個部分,新聞短評快訊匯編,目的記錄歷史上每天的重要新聞

今天的新聞短評著重三個新聞
  • 台灣終於買到BNT疫苗,都是贏家,除了中共和國民黨
  • 方正壽終正寢,紫光回光返照,中國經濟的縮影
  • 南中國海主權和航行自由之爭是美中硬實力的直接對抗

台灣終於買到BNT疫苗,都是贏家,除了中共和國民黨

綜合新聞報道:台灣政府授權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德國BNT疫苗,台積電、鴻海永齡於10日凌晨與BNT公司的代理商、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完成簽約。復星實業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託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路透社》報導指出,上海復星總裁吳以芳引述BNT執行長沙辛(Ugur Sahin)指出,很感激能夠提供台灣在歐洲生產製造的疫苗(very grateful to be able to also supply the Taiwanese people with vaccine doses manufactured in Europe)。

觀點:上海復興作爲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在疫情之初,在BNT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時就投入資金獲得大中華區的代理權,應該算是比較有魄力和陽光的。在這個前提下,當初台灣政府希望直接與德國BNT直接簽約,顯然在商務合約上遇到困難,這個方面可能并不是中共給與德國壓力,但中共透過復興以大中華代理的身份提出反對,也不能說完全是無理的舉措。當然,如果台灣政府直接和上海復星洽談的話就一定會被刁難,被中共在政治上爲難。總之,現在的結果也算是皆大歡喜,德國方面,不論是德國政府還是BNT都如釋重負,不用揹一個中欺負台灣之名了;台灣人民有更多的疫苗的選擇,雖然BNT和莫德納都屬於一類的疫苗,但畢竟目前來講疫苗是世界上緊缺的物質,台灣能夠有足夠和多元選擇的疫苗,對台灣人民來講有更多自豪感;上海復星當然也是贏家,復星雖然獲得了大中華區的代理權,由於中共爲了自己的面子和政治考量,當然扶植國内疫苗生產企業也是一個附帶的考慮,一直到現在還是不願意給與BNT緊急授權,這使得復星到現在還不能在中國大陸銷售BNT疫苗,台灣的一千萬劑也算是第一筆大額的銷售。這個事件的Loser就是中共和國民黨了,國民黨拼命炒作BNT疫苗,就是認爲台灣可能必須向中共低頭才能獲得,沒想到台灣民間企業還是與政府合作成功獲得了BNT;對於中共而言,在日本和美國大力支持台灣後,台灣已經從疫苗的困境中走出來,中共再出手阻攔刁難已經沒有意義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台灣成功以政府和民間企業合作的方式獲得疫苗。至於,上海復星在聲明中以“台灣地區”稱呼台灣,我們覺得不必太在意了,畢竟別人已經在大局上輸了一大片,嘴上賺一點便宜,也就各自表述吧。

北大方正陨落,清华紫光破产重组

近日,紫光集团公告称,相关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进行破产重整。去年2月,北京银行以方正集团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不具备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申请法院对该公司进行重整。作为好兄弟,紫光集团同样不甘落后,在方正的重整刚以平安集团入主告一段落后,也加入破产重整的行列。

觀點: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同爲中國最牛的“校辦企業”,曾經是不可一世的巨無霸企業,外表的光鮮不是他們業務做得多好,有多少的硬核技術和創新,只不過是頂著北大和清華的光環,通過舉債、兼并來不斷擴充企業的體量,而内部的腐敗和落後的管理機制使得整個企業加速崩壞。紫光及方正在面臨破產之時,都忍受著高達8.75%以上息率的美元債壓力。和這兩家企業同樣有著舉債擴張而負債纍纍的企業在中國大有人在。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海南航空,萬達集團等等。最近同樣面臨嚴重債務危機的還有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這三家企業都有共同的特徵:龐大的負債!紫光負債234.99億元,方正集團旗下當時有6家子公司,負債3030億人民幣,最可怕的是恆大,負債1.95兆人民幣,股票市值只有1256億港元,恆大的股價從32.5港元跌到9.37港元。所有這些企業都是依靠舉債兼并來發展和擴張,這樣的模式也是基本上暗合了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模式,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最基礎的動能是來自於外資的投入和世界其它市場對中國的開放,尤其是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但在這個經濟發展的動能之後,中國依靠的是基建投資、超發貨幣、房地產的泡沫來推動中國的經濟,像方正和紫光這樣的企業是通過舉債來擴張,中國政府這是通過超發貨幣來進行經濟的擴張,其發展進程是一樣的,結果也不會有什麽差別。正所謂,“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們不是刻意唱衰中國,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是確實的,中國如果做一些切實的改革本來也是可以走出困境,雖然不能還是一直這樣吹出那樣的大泡泡,但至少不會死得這麽難看,但中共這届政府卻是在加速奔向懸崖,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

南中國海主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天(2021年7月11日)發表聲明,紀念國際仲裁庭五年前針對菲律賓就中國的南中國海主權主張提出的訴訟作出仲裁。 那項仲裁認定中國對這一海域範圍廣闊的九段線海權主張不符合國際法。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和菲律賓受到這項裁決的法律約束。

布林肯的聲明說,美國重申2020年7月13日宣佈的針對南中國海海權聲索的政策,並重申,如果菲律賓武裝部隊、政府船隻或飛機在南中國海遭到武裝攻擊,美國有義務根據美菲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採取共同行動。

觀點:布林肯重申的美國2020年7月13日提出的政策,是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去年7月13日发表的一個声明,明确宣布美方认为北京提出的涵盖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离岸资源权利主张“完全不合法”,美国与东南亚盟国与合作伙伴站在一起,根据国际法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与义务,来维护他们对离岸资源的主权。并谴责北京使用“强权即公理”的恐吓手段损害东南亚国家的主权。那是美国首次明确拒绝接受中国对南中国海的大部分主权主张。在那之前,华盛顿的一贯立场是主张争议国家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美国对南中国海没有主权声索,也对提出相互冲突的主权声索的国家不选边站。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幾點,在人權戰場之外,美國開啓了領土主權的角力,如果說美國通過人權議題來聯合歐洲的主要盟國,那麽美國現在是利用領土主權聯合東海和南海周邊國家。人權議題只是意識形態的鬥爭,我們一直認爲在這個領域沒有什麽輸贏,各敲各的鑼,各敲各的鼓,彼此只是隔空交戰,而歐洲這些國家,重利忘義,未必就因爲意識形態的不同就會完全站在美國一邊;而領土主權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議題,東南亞這些國家也多的是民族主義的思潮,事關領土主權,是每一個執政黨都需要表現强硬的議題。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認爲在這個領域美國還是不能簡單依靠結盟的方略來對付中國,東南亞這些國家都太小太弱,身處中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身邊,經濟上有很多的依賴不説,在軍事上也是會受到威脅,美國的軍事保護和支持,畢竟是隔了一層。要知道,如果是中國可以製造一個小規模的遭遇戰,很快就結束了,美軍也根本無從干預。東南亞這些小國吃虧也只能認了,中國還握著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聯合國也就不可能有什麽實質的對中國的懲罰。所以,希望這些東南亞國家站上第一綫對抗中國是不可能的。美國與這些國家的結盟只會讓自己陷於被動,在某些不應該出手的時機點而被拖入衝突,這不是沒有可能的。美國的策略應該就是依靠自己本身的實力,並加强與日本的聯盟,這才是可靠的有實力的盟友,其它周邊地區的國家,只要能夠在後勤補給和基地、港口等給與支持就夠了。伴隨著布林肯的聲明,美國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駛入位於南中國海西北部的帕拉塞爾群島,中國所稱的"西沙群島",可以看到拜登政府延續了川普時期在南海問題上的强硬路綫,針對中國國防部的聲明,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說,美國維護航行自由的原則,只要有國家的海上聲索主張違背1982年《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國際法,美國將繼續捍衛這些權利和自由。中國國防部的聲明强調,美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 ”而美軍第七艦隊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直接打臉中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次使命的聲明是錯誤的」。 第七艦隊的聲明說,美國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根據國際法執行了這次航行自由行動,然後繼續在國際水域執行正常行動,"這次行動反映了我們以維護航行自由及合法使用海洋為原則的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說什麼,都不會阻止我們。 ”這種直接的實力硬杠是美國應該要采取的戰略,包括在經濟層面也是一樣,意識形態作爲一個輔助的工具可以,但過分糾結在意識形態領域我們認爲沒有什麽實際的效果。

新聞快訊匯編

布蘭森搶先一步完成太空飛行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11日晚間70歲的布蘭森搭乘維珍太空船團結號(VSS Unity),與太空船上的2名駕駛、4名乘客(包括布蘭森及3名維珍員工),隨一架大型運輸機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美國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起飛。團結號到達距離地表80公里處時,即美國航太總署(NASA)認定的地球與外太空交界處,關閉了發動機,布蘭森和船上乘客解開安全帶,體驗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團結號抵達這次旅行的最高點,即距離地表約88公里處開始降落,現在布蘭森一行人已安全返回地球,團結號平安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國太空港跑道上,布蘭森也確定成為史上首位飛上太空的太空公司創辦人。布蘭森表示,這一趟太空旅行,是他一生中最完整的一次體驗,自己相當激動。據了解,美國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創辦了航太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且早就大張旗鼓,將和弟弟搭乘旗下的太空船進行太空之旅,但布蘭森卻搶先了一步,先完成太空飛行

温室气体排放量報告

“可持续城市前沿”杂志(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Cities)上7月12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对比全球53个国家167个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发现包括上海、北京和邯郸的23个中国城市,加上莫斯科与东京,总排放量达到167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2%。不过如果按照人均排放来算,世界最富裕国家城市的排放量仍然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排放量。这项研究还印证了科学家们之前的预期,即在中国,人均排放量大的城市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而在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消费水平超高的城市。安大略科技大学教授霍恩瓦格表示,比较发达的欧洲等地的经济体,现在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增加排放。然而全球朝这一目标前进的步调并不一致。“这些国家在走到今天这一步之前,已经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中国正走到(大量排放)这一步。我们知道印度迟早也会走到这一步,而最后也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的将是非洲,”他说。

古巴人民大規模抗議

拜登12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支援古巴人民爭取自由以及擺脫疫情和數十年來鎮壓的訴求。 拜登說:"古巴人民勇敢地堅持基本的普世權利,那些權利必須獲得尊重,包括和平抗議與自由決定自己前途的權利。 美國呼籲古巴政權,在此重大時刻聆聽人民的呼聲,並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要自肥。 ”

歐盟拿出自己的基礎設施計劃

據路透社今天報導稱,G7作出承諾後,歐盟拿出自己的基礎設施計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 "抗衡。 據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布魯塞爾歐盟外長會議上告訴記者,"我們看到中國利用經濟和金融手段在世界各地提高政治影響力。 對此抱怨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提供其他選擇,歐盟已經與日本和印度簽署了夥伴關係,以協調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運輸、能源和數字專案。

日本企業正在推進供應鏈的重建

以新冠疫情為契機,日本企業正在推進供應鏈的重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實施的「百名社長問卷調查」顯示,在日本國內擁有工廠的企業中,有8成已著手調整供應鏈。受疫情和中美摩擦的影響,在特定地區集中生産和縮減庫存等效率化方面的脆弱性已經顯現出來。日本企業家正努力提高抵禦危機的能力。由此可見,在約1年後,各企業言出必行,都推進了相關對策。

中國公務員獎金被停發

中國國内網民的聊天內容顯示,上海、江西、河南、山東、重慶、湖北及廣東均出現公務員獎金被停發,並被責令全部退回。 而廣東省潮州市早在7月3日,就有單位接到停發住房補貼和績效的通知。 三天后,汕尾市也跟隨推行。 深圳市有單位正在統計員工近幾年的收入。 上海亦已停發第一季度獎金。中國各地政府行政支出愈來愈緊張,當局此前多次要求各地政府「過緊日子」。7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水利局發文,指根據有關規定,各單位在2021年6月7日以後發放的政府性獎勵,要在十天內完成無條件退款程序。 德興市政府則要求全體教師必須在7日當天把原發放的績效獎金統一退還到學校銀行卡。 據稱,當德興市教師第一季度績效獎為2萬元,4個季度8萬元,另有年終獎。 這些獎勵高於教師每年的總工資。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打赏: paypal.me/litbeenew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