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袁隆平過世后的爭議來聊聊美國農業對世界的控制


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於5月22 日在湖南長沙病逝。 出人意料的是,在袁先生過世後,輿論出現了兩極的反應。 袁先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2006年4月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也是法國農業勳章獲得者。 袁隆平的一條著名的語錄是:"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是所有人遠離饑餓"; 網上現在對袁先生的質疑主要是這樣二點:"雜交水稻之父" 之名與實際不符,說他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更是無稽之談。 我們的看法是,袁先生畢生在為中國農業發展作貢獻,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也在他的帶領下取得中國水稻雜種的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科學家。 至於其它的一些頭銜,一不是他自封的,二也沒必要一定來論證個明白,給了他這個榮譽又怎麼了? 在中國名不副實的多了去了,前一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白酒院士」又如何? 一位老人年屆九旬還在農田工作,單憑這一點就應該讓那些在鍵盤後面"躺平"的年輕人閉嘴。 關於對袁先生的評價,不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網上也已經有了各種的評論,我們比較推薦油管上"大康有話說"的評論,是非曲直講得很明白,宅心仁厚又不失犀利的風格。 我們今天的主題其實是要通過引用袁先生的另一條語錄「糧食永遠是頭等大事」來聊聊美國的農業。 一直講我們這個博客主要寫兩個內容,一是時事評論,一是美國的介紹。 前面的文章都是在講時事相關的題目,今天是藉著袁先生過世的新聞來談一點美國農業的狀況,也算是補一下功課。

先說明一下,我們這裡用到的一些美國農業的數據主要是2017年的數據,美國農業部基本上是每五年發佈一次相關數據,2017年的數據在現在來看就是最新的了,下一次的數據發佈和更新要在2022年了。

許多華人朋友對美國最初的認知就是它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強大的軍力和頂尖的大學等,之後才慢慢地瞭解到在上面這些世界第一的後面,實際上有一個更為超越的世界第一的存在,那就是美國的農業。 許多從亞洲大城市來美國的朋友,第一個感覺就是來到了一個大農村,實際上這種感覺也是沒有錯的。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億多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 天然草原面積36.3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6.5%,佔世界天然草原面積的7.9%,居世界第三位; 森林面積約2.7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33%,即國土面積的1/3為森林。 所以,當你把耕地、草原、森林的面積去掉,再把湖泊、河川、山地和沙漠去掉的話,真正的城市的面積就所剩無幾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說美國是個大農村還挺正確的,但就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優良且成片的耕地,優質的天然草原和縱貫南北的水系,加上溫和濕潤的氣候,為美國提供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然資源。 也因此,美國在100年前就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遠早於它的科技和軍事在世界上取得領先地位的時間。 而美國從一個農業大國逐步成為一個農業超強則是依賴了工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從最早45%的農業人口到現在不足2%,但在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上卻是不斷地增長。 截至2017年,美國共有大小農場200萬個,農業產值3890億。 畜產產值和農作物產值各佔50%,非常均衡。 美國的糧食總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5,玉米、大豆、小麥產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一和第三位。 畜牧業生產,美國一直是畜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超級大國,牛肉佔世界產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 豬肉佔世界產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 禽肉佔世界產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 雞蛋佔世界產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 牛奶占世界產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 乳酪占世界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目前每年出口的糧食為1億多噸,差不多佔全世界出口量的三分一,大豆出口佔全世界出口總額的37%,玉米佔全世界出口總額的47%,小麥占全世界出口總額的22%,這是一組非常驚人的數字。

有在美國跨州開車旅行的朋友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路兩邊一望無際的麥浪和那些巨大的儲糧倉。当你開車經過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伊利諾伊(Illinois)、艾奧瓦、內布拉斯加(Nebraska)等幾個州,很容易就會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和大豆的農田;而開車經過堪薩斯(Kansas)、北達科他(North Da kota)、蒙大拿(Montana)和華盛頓州(Washington),則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麥田;去過德克薩斯(Texas)、內布拉斯加和堪薩斯州的人,也一定會看到滿山遍野的牛群。

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學家布萊斯· 庫克(Bryce Cooke)說:「美國農業部門極具多樣性。 美國糧食供給價格合理、品種多樣,反映了整個農業部門的生產力和多樣性。 「而美國農業產品的出口支持著美國超過100萬個農牧業以及作物加工、包裝和運輸部門的就業機會。 如果用更為直觀的數字來說明,現在美國農場平均每一個農業工作力可以耕地470英畝,可以照料10萬隻雞、6500頭牛,也就是大約可以生產出120噸的糧食以及14噸左右的肉類,提供150個美國人的生活所需。

美國農業的蓬勃發展依靠的是科技的發展和工業現代化,尤其是近三十年來的發展。 這體現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從種子的培育和改良,到土壤的改善和維護,到農藥和化肥的合理有效使用,到各種專業的農業機械和器具的普及,再到最近的工業4.0和AI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都不斷地在提升農業的生產力。 而美國政府的各項利農的法律和政策,包括資金支持和稅務優惠等也是巨大的推動力量;農業相關的基礎建設,包括通訊、運輸等都是在美國政府優先考慮的範圍內。

除了工業現代化和科技在美國農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外,美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農業產業化對美國農業的發展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美國各種專業的農業服務公司非常多,包括種子等生產資料的供應,耕地、播種、施肥、收割,包裝、運輸、貯存,都有本地的專業公司來負責。 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產業化的程度和生產效率。

在美國農業產業化的鏈條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世界數一數二的超級公司的身影,全球四大糧商中美國就有3家,即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和嘉吉(Cargill),控制了全世界70%的糧食交易,掌握著大部分交易的定價權,是世界上糧食加工、儲運和糧油貿易的三巨頭;還有世界第二大加工食品生產商,美國的卡夫食品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加工食品製造商,美國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 ; 世界農用機械製造業的巨頭,美國的約翰· 迪爾公司和凱斯· 新荷蘭公司; 全球種子、化肥和農藥行業的巨頭,大名鼎鼎的美國的孟山都、杜邦、和美盛公司; 這些上下游的跨國企業與美國的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個共生關係,控制了世界農業的生產、加工和市場供應,完成了美國農業的產業化和對世界糧食供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美國的超級農業強國狹義來講,就是超強的生產能力和供應,廣義來講,就是對世界的糧食供應的控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吉曾告誡: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所以,我們說美國的強大,更多的體現在它的整個農業產業。 基於全世界對糧食的需求量到2050年預期將增加60%。 為應對這一挑戰,美國將制定新的農業措施,建立新的市場,並消除不公平的貿易壁壘。 美國另一位前國務卿邁克· 蓬佩奧(Mike Pompeo)3月在艾奧瓦州(Iowa)對當地農牧民發表講話時說,「我相信美國的創新、創造力和辛勤勞動今後還將為全世界數十億人提供糧食。 "這句話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在今後的幾十年裡,美國還將繼續控制世界的糧食供應。

最後,我們也來聊一聊中國的農業。 必須承認,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它的人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但這絕不是因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中國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幾乎是在一夕之間就改變了物資供應匱乏的現象,從票證供應的年代糊里糊塗地就進入了物資供應充沛的時代。 這期間的改變僅僅就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現在,中國應該已經可以做到主糧的基本自給,只要中國政府不再折騰,中國在糧食的供應上應該不會有嚴峻的危險。 但中國要從一個農業大國完成到農業強國的蛻變,則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中國和美國的自然條件不同,不可能也不應該抄美國的作業,世界上還有很多先進的農業國家,如日本、法國、以色列等,可以供中國借鑒。 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自然是必須的,更需要做的可能是制定整體的農業政策和農村的土地政策,在結構上來改變中國的農業生產,但我們對這樣的改變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美國農業的數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博客網站: www.newsplusvoice.com 打赏: paypal.me/litbeenew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