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排球協會12日發出聲明宣布,球隊在5月10日發現有4人染疫,隨後針對全隊包括教練和球員等37人進行篩檢,結果又驗出22人確診,總共確診人數高達26人。
這個報導讓我想起之前的另外四則報導。
2020年8月20日,一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中資公司,有48名雇員在入境巴布亞紐幾內亞時接受核酸檢測全部呈現陽性,中國方面的說法是這48名中國雇員在出國前,8月10 日施打了中國的新冠疫苗,並提供了相關的施打證明,並認為檢測陽性是因為施打疫苗造成的測試的假陽性。
2021年3月20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已開始居家隔離,而總理伊姆蘭·汗3月18日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剛剛接種了中國國葯集團新冠滅活疫苗。
2021年3 月29 日,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被查出病毒陽性反應,而阿爾維是在3 月15 日接種第一劑國葯集團的新冠疫苗的。
2021年4 月上旬,各媒體報導了菲律賓總統安全衛隊累計 126 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有 45 人仍未康復,而中新網在2020年12 月 28 日就報導了菲律賓總統安全衛隊已接種國葯集團的疫苗。
上面五個案例,除了菲律賓總統安全衛隊接種疫苗和染疫的時間不確定外,其它四個案例都是施打之後十天內檢測陽性。 同時,我們聯想到大規模接受施打中國疫苗的國家,疫情似乎都沒有改善的跡象,有些國家甚至於不降反升。
比如智利,全國人口約1,900萬,從2020年12月開始疫苗接種。 目前大概有36%的民眾接種了疫苗,而其中90%的民眾接種的是中國的科興疫苗。 但我們看過去的這兩個多月以來,智利確診數是每天都在上升的,確診率比施打疫苗前上升了約34%。
我們知道中國的兩款疫苗都是「滅活疫苗」,之前我們只知道個大概的原理,就是將全株的病毒殺滅后,再注射入人體后產生抗體(很簡陋的表述,也是自己腦子裡的概念),我們就很直觀地想,在生產過程中有沒有可能沒有把病毒完全殺滅呢? 這是我們直覺的一個反應。 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相關的資訊(中文)並不多,但還是有一些較為專業的文章,我也感覺是比較靠譜的。
總結來說,滅活疫苗有二個風險,一是在生產過程中,病毒是有可能"滅活"不徹底的,同時,滅活的病毒在一定條件下還是有可能被啟動,稱為返毒,那結果就是健康人施打了這種疫苗後反而感染了病毒;第二個風險是一種稱為ADE的 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就是疫苗產生的某些抗體不能抵抗病毒,相反會幫助病毒更方便地進入人體細胞(這個為什麼會這樣看不懂,基本上都是免疫學上東東),只講結論,就是科學家們發現在製造滅活疫苗是要避免使用「鋁佐劑」來降低這種風險,這裡還關聯到什麼TH1和TH2的,總之,中國這次的新冠疫苗還是用的是「鋁佐劑」。
從我們上面列舉的兩個風險來看,中國的這兩款疫苗的確是有可能讓健康的人在施打后反而感染或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但我們現在還有兩個問題是沒有獲得答案的,第一個問題是,上述的兩個風險如果是真實地發生了,是有可能只發生在某一些批次中嗎,還是要麼不發生,一旦發生,全部的疫苗就都會發生? 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上面的假設可能就不能成立了;第二個問題,在檢測出陽性后,能不能通過進一步檢測其基因序列這些來判讀病毒是來自於自然感染還是疫苗?
我們是注意到了這些事件的巧合和一些共通之處,提出我們的疑問,希望有這方面知識的朋友來留言為大家解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博客網站: www.newsplusvoice.com 打赏: paypal.me/litbeenew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