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冠疫情在過去的一周突然爆發,說它突然爆發,實際上是在過去的一個月已然悄悄地在臺灣社區中傳播了。 就像我們之前講的,防疫好比是守點球(參閱"國民黨從在野黨蛻變為中共的陪審團"和"國民黨人的形容詞"),一年多來臺灣成功防守了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病毒,現在出現了一個破口。 我們需要全民一起來努力,除了繼續防堵,還要追剿已經進來的病毒。 台灣社會這幾天顯得有些慌亂,因為疫情的爆發有些突然,一些檢測的數據還不完整,如何去判斷疫情的走勢比較困難,在決策上也就會有些舉棋不定。 對於政府來講,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需要一個全盤的考量,過度反應會造成對經濟的傷害,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民眾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這就好比藻礁議題一樣,環保團體可以只聚焦"保護藻礁"這一件事,但政府要考慮的還有能源、經濟等更多的方面,如何平衡如何取捨,是執政團隊需要抉擇的。
具體的疫情發展和政府將採取什麼對策來因應,我們相信政府的團隊和專家們的判斷。 我這裡想說的是,這一劫來也就來了,沒什麼可以驚怕的,臺灣一定可以趟過去的。 之前我們在「現在是臺灣加入美國主導的疫苗疫苗供應鏈的一個恰當的時機」一文中也提到過這一點,臺灣在本土沒有疫情的情況下,雖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但也由於沒有被感染的現實壓力,民眾對疫苗的施打也就不是那麼的積極。 而在其它國家因疫苗施打達到群體免疫后,人員開始國際間的流動,如果臺灣到那時還沒有普遍施打疫苗,就會在開放國門後對民眾沒有足夠的保護,而民眾出國也會受到限制。 從這幾天的情況看,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明顯提高了。 這也算是這波疫情帶來的一個副效應,如果能因此使民眾積極接受施打疫苗,最終形成群體免疫才是最安全的。
好,那接下來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臺灣如何因應目前的疫情,一個是後續疫苗的安排是否能滿足臺灣民眾的需求。
先講因應目前的疫情。 首先是政府和中央指揮小組要排除外部的不當干擾,以專業的態度來處理疫情,保持資訊公開、透明,有錯失之處立即修正,爭取最多的民眾的支援。 由於之前臺灣本土基本沒有病毒,現在集中確診幾百個病例,會有些緊張是正常的反應。 但在我們在美國看來,美國至今確診人數達到33,722,636例,昨天的新增病例也還有三萬多呢,臺灣目前幾百個病例,我們積極認真地應對,應該可以比較快地得到控制。 以我們在美國的實際經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在美國新確診增加的最快最多的時候,我自己所在的城市並沒有太多的確診病例,民眾出門都非常遵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守則;而附近一些城市的民眾不太願意或不習慣戴口罩,被感染人數就明顯要高出很多。 而美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所執行的也就是"居家自主管理",所有民生必須的商店和服務也是完全開放的,民眾出門購物、物流快遞、外賣送餐等都沒有任何改變,銀行、郵局等也都是正常開放的。 我所要表達的是,臺灣在當下並不需要封城,只要限制團聚,有條件遠端辦公的可以在家辦公,再進一步也許可以考慮學校停課一段時間。 當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是必須的,而這個我們也不太擔心,台灣民眾的自律性非常高,在我們還沒有追蹤到所有的傳染源前,民眾通過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來自我防範自我隔離病毒。 總之,我們認為在臺灣全民的防疫意識繼續保持,臺灣的這一波的疫情將會很快得到控制。
接下來我們來談疫苗的供應。 任何國家要最終解除新冠病毒的威脅,就是要民眾大比例地施打疫苗,達到70%的免疫。 在上周前,臺灣在疫苗上的主要問題還是"疫苗施打意願不高",現有疫苗面臨過期;到了本周,主要問題已經變成擔心疫苗不夠,擔心買不到疫苗,已採購的疫苗不能如期收到。 我們認為,臺灣的疫苗問題應該會很快地解決。 疫苗的解決在於美國的支持和國產疫苗的緊急授權。 國產疫苗按照現在的進度預計是7月能獲得緊急授權,而高端和聯亞也都準備好了第一批的疫苗數百萬劑,只等核審後的緊急授權,就可以馬上提供給民眾來施打。 我們對這兩款國產疫苗有信心。 再來是美國的支援,除了臺灣駐美機構的運作外,我們認為美國政府部門本身也會基於臺灣目前的情況做出積極的部署,尤其是AIT的反應。 美國目前已經有了充足的疫苗,甚至包括第三劑的儲備,美國現在是有能力來支援臺灣的。 也許,印度和日本也是美國希望優先提供疫苗的國家,但我們認為美國還是會優先向臺灣提供一定數量的疫苗,除了已經定下來的600萬劑莫德納應該會提前交付臺灣之外,至少在短期內還將提供額外1000萬劑的疫苗給臺灣。 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在現在這個時刻給與臺灣現實的支援,拜登政府就太令人失望了。 美國必須給與民進黨強力的支援,以幫助民進黨鞏固它的執政,抵抗藍營及親中團體和人士的鼓噪,破除中共的大外宣。 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上述這些亂臣賊子和牛鬼蛇神都喜極而泣,紛紛跳出來進行他們的表演,與中共一唱一和,對臺灣和民進黨大肆謾罵與攻擊。 美國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我們相信美國的反應不會太慢。 如果說臺灣是第一島鏈的一個關鍵的塞子,那麼,現在的民進黨就是臺灣的塞子,臺灣關乎美國的國家利益(參閱"美國現在的對台政策是否是魯莽危險的")民進黨有其問題和缺陷,如果它自己不修正,臺灣民眾就會修理它,但不是在現在。
今天著重談新冠病毒的防疫,國民黨這個臺灣的政治染色病毒先放一放,以後再來對他們的言行好好地批駁。
具體的疫情發展和政府將採取什麼對策來因應,我們相信政府的團隊和專家們的判斷。 我這裡想說的是,這一劫來也就來了,沒什麼可以驚怕的,臺灣一定可以趟過去的。 之前我們在「現在是臺灣加入美國主導的疫苗疫苗供應鏈的一個恰當的時機」一文中也提到過這一點,臺灣在本土沒有疫情的情況下,雖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但也由於沒有被感染的現實壓力,民眾對疫苗的施打也就不是那麼的積極。 而在其它國家因疫苗施打達到群體免疫后,人員開始國際間的流動,如果臺灣到那時還沒有普遍施打疫苗,就會在開放國門後對民眾沒有足夠的保護,而民眾出國也會受到限制。 從這幾天的情況看,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明顯提高了。 這也算是這波疫情帶來的一個副效應,如果能因此使民眾積極接受施打疫苗,最終形成群體免疫才是最安全的。
好,那接下來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臺灣如何因應目前的疫情,一個是後續疫苗的安排是否能滿足臺灣民眾的需求。
先講因應目前的疫情。 首先是政府和中央指揮小組要排除外部的不當干擾,以專業的態度來處理疫情,保持資訊公開、透明,有錯失之處立即修正,爭取最多的民眾的支援。 由於之前臺灣本土基本沒有病毒,現在集中確診幾百個病例,會有些緊張是正常的反應。 但在我們在美國看來,美國至今確診人數達到33,722,636例,昨天的新增病例也還有三萬多呢,臺灣目前幾百個病例,我們積極認真地應對,應該可以比較快地得到控制。 以我們在美國的實際經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在美國新確診增加的最快最多的時候,我自己所在的城市並沒有太多的確診病例,民眾出門都非常遵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守則;而附近一些城市的民眾不太願意或不習慣戴口罩,被感染人數就明顯要高出很多。 而美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所執行的也就是"居家自主管理",所有民生必須的商店和服務也是完全開放的,民眾出門購物、物流快遞、外賣送餐等都沒有任何改變,銀行、郵局等也都是正常開放的。 我所要表達的是,臺灣在當下並不需要封城,只要限制團聚,有條件遠端辦公的可以在家辦公,再進一步也許可以考慮學校停課一段時間。 當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是必須的,而這個我們也不太擔心,台灣民眾的自律性非常高,在我們還沒有追蹤到所有的傳染源前,民眾通過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來自我防範自我隔離病毒。 總之,我們認為在臺灣全民的防疫意識繼續保持,臺灣的這一波的疫情將會很快得到控制。
接下來我們來談疫苗的供應。 任何國家要最終解除新冠病毒的威脅,就是要民眾大比例地施打疫苗,達到70%的免疫。 在上周前,臺灣在疫苗上的主要問題還是"疫苗施打意願不高",現有疫苗面臨過期;到了本周,主要問題已經變成擔心疫苗不夠,擔心買不到疫苗,已採購的疫苗不能如期收到。 我們認為,臺灣的疫苗問題應該會很快地解決。 疫苗的解決在於美國的支持和國產疫苗的緊急授權。 國產疫苗按照現在的進度預計是7月能獲得緊急授權,而高端和聯亞也都準備好了第一批的疫苗數百萬劑,只等核審後的緊急授權,就可以馬上提供給民眾來施打。 我們對這兩款國產疫苗有信心。 再來是美國的支援,除了臺灣駐美機構的運作外,我們認為美國政府部門本身也會基於臺灣目前的情況做出積極的部署,尤其是AIT的反應。 美國目前已經有了充足的疫苗,甚至包括第三劑的儲備,美國現在是有能力來支援臺灣的。 也許,印度和日本也是美國希望優先提供疫苗的國家,但我們認為美國還是會優先向臺灣提供一定數量的疫苗,除了已經定下來的600萬劑莫德納應該會提前交付臺灣之外,至少在短期內還將提供額外1000萬劑的疫苗給臺灣。 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在現在這個時刻給與臺灣現實的支援,拜登政府就太令人失望了。 美國必須給與民進黨強力的支援,以幫助民進黨鞏固它的執政,抵抗藍營及親中團體和人士的鼓噪,破除中共的大外宣。 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上述這些亂臣賊子和牛鬼蛇神都喜極而泣,紛紛跳出來進行他們的表演,與中共一唱一和,對臺灣和民進黨大肆謾罵與攻擊。 美國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我們相信美國的反應不會太慢。 如果說臺灣是第一島鏈的一個關鍵的塞子,那麼,現在的民進黨就是臺灣的塞子,臺灣關乎美國的國家利益(參閱"美國現在的對台政策是否是魯莽危險的")民進黨有其問題和缺陷,如果它自己不修正,臺灣民眾就會修理它,但不是在現在。
今天著重談新冠病毒的防疫,國民黨這個臺灣的政治染色病毒先放一放,以後再來對他們的言行好好地批駁。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博客網站: www.newsplusvoice.com
打赏: paypal.me/litbeenews
留言
張貼留言